湖南汉寿:黑杨清理显成效 湿地生态恢复好
2023-03-10 11:17:57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彭琼子 |          浏览量:60226

​【导语】近日,汉寿县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湿地植被和越冬候鸟监测时发现,湿地植被种类已达 425种,冬季候鸟的数量超过了三万只。

【实况】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藜蒿30公分高、葎草25(公分高)、空心莲子草25(公分).......

【解说】在西洞庭湖牛屎洲,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彭平波等人正在进行湿地植被和越冬候鸟监测。2017年前,这里是杨树林,导致湿地植物种群衰落,生物多样性下降,鸟类取食、栖息场所及鱼类三场(产卵场、索饵场、洄游场)消失。2017年,汉寿县对该地欧美黑杨进行了清除,并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目前,该地湿地植被已逐步恢复,候鸟逐年增多,已成为整个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恢复示范区。

【同期】汉寿县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彭平波 杨树清除以后,使西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湿地洲滩上林下的耐阴性植被得到了抑制,洲滩上一些喜阳性植被得到了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展鱼类增加了两种,鸟类增加了17种,所以说西洞庭湖湿地生态健康系统危险因素消除了许多。

【解说】冬日的西洞庭湖,开阔平坦,港汊迂回,芦花摇曳。曾经茂密的欧美黑杨林已被茂密的芦苇和湿地植被所取代,“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和谐画面现在正在呈现。

【解说】汉寿县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万公顷,是我国57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也是东亚候鸟重要迁徙路线之一。上世纪末21世纪初,汉寿县西洞庭湖区域大面积种植欧美黑杨,高峰时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余亩。欧美黑杨作为外来物种具有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湖区成片种植成为绝对优势种群后,使得西洞庭湖湿地植被群落的结构发生变化,原来的芦苇荡大面积消失,湿地功能严重退化,进而影响到候鸟和鱼类的产卵、觅食和栖息。2017年开始,汉寿县按照中央环保督查组要求,打响欧美黑杨清理攻坚战,同时开始对退化湿地进行生态修复,截至2020年,西洞庭湖湿地15万亩欧美黑杨全部清理完毕。

【解说】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前来西洞庭湖湿地越冬候鸟达30000只以上。

记   者:童忠平 黄婷 邱纯
编   辑:彭琼子

一   审:周海燕
二   审:朱自刚 曹亚玲
三   审:张智峰


责编:彭琼子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要闻
视频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